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开展“一县一重点”监督整治模式,庆城县将村集体经济及“三资”管理监督整治作为全县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整治重点,集中资源、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重点突破。
“四个到位”确保高位推进。一是安排部署到位。成立了专项监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监督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整治重点、10项整治任务和3个阶段时限要求。二是监督指导到位。压实县农业农村局、县经管局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日常检查和业务指导责任。三是调研分析到位。联合县经管局,在前期对全县15个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专项调研的基础上,选定2-3个村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形成问题清单,打造整治样板。四是自查摸底到位。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对农村集体“三资”底数进行再摸排,对资金、资产、资源分类别全部登记在册,及时录入“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目前全县153个行政村共录入村级资金4211.96万元,村级资产51064.58万元,村集体资源总面积302.99万亩。
“四项措施”加强重点监督。一是做实日常监督。确定6个资金资产规模大的行政村由县经管局提级监督,每个乡镇选取2个村由乡镇农财中心重点监管。二是强化审计监督。安排县农经局联合县审计局对农村集体积累资金规模较大的4个乡镇52个村进行提级审计。三是开展专项监督。县纪委监委抽调人员对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反馈各相关乡镇整改。四是严查违纪问题。对发现的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由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快查快办。去年以来,共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检查16次,督促整改问题188个,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7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
“四个紧盯”压实监管责任。一是紧盯政策执行。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责任。二是紧盯责任落实。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流程图》,督促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监管责任,推动监督下沉,形成监督合力。三是紧盯权力运行。以规范“三资”管理为重点,制定了《庆城县纪委监委监督网络示意图》,以常态化、精准化、规范化监督,发现堵塞漏洞,纠治不正之风,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四是紧盯“三资”管理。完成“三资”网络监控平台和“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数据对接,县纪委监委通过查询监管平台,随时掌握了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和开支情况。
分享到: |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