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镇黄某某去世已超过9个月,仍在领取养老金,共计1720元......”“庆城镇北街社区乔某某名下购买价值7万元小轿车一辆,违规领取7个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计4291元......”这些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现得益于大数据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庆城县纪委监委大力推广运用,充分发挥“晒、筛、挖”功能,以数据对比充当“探头”,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实现监督前置与精准化,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公益林补助,公益性岗位补贴等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惠农资金数据都会在平台上“晒”出来,让群众实时监督,通过录入资金数据与基础数据智能对比筛查“过滤”监督,从中挖掘背后隐藏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县纪委监委对平台受理投诉件和数据碰撞发现的疑似问题资金,形成了归口交办、快速处理、跟踪督促、审核把关、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定期通报的处理链条,做到了及时高效处置,精准有力监督。
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督促民政、医保、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平台共录入民生资金数据约93万余条,录入资金约3.6亿元,更新车辆、房产、死亡人口、工商注册信息等基础数据1.6万余条,平台访问量超过 452万人次,受理办结群众投诉举报169件,核查处理疑似违规资金16万余条,追缴重复领取、死亡冒领养老金、违规领取低保金等违纪资金8.98万元。
此外,为了做好大数据监督“后半篇”文章,县纪委监委对大数据监督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工作提醒、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剖析问题根源、健全完善机制,加强源头治理,确保各类惠民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资金发放到位。
“在大数据赋能监督下,一些难以发现的问题“露出马脚”,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对大数据监督利器的运用,让惠农惠农政策落实更加精准有力,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暖心。”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