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城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日常监督重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推行清单式、联动式、专项式、调度式监督和闭环式管理,推动日常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坚持问题导向,“清单式”监督精准有效。针对近年来信访举报集中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结合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全县信访形势分析报告,积极推行“命题+清单”的监督模式,研究制定监督清单,明确监督内容,指导乡镇纪委(监察室)扎实开展“每月一主题”监督活动,细化派驻监督重点任务,督促派驻机构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每年确定一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力推动了各项政策要求落实。截至目前,督促乡镇纪委(监察室)开展“月监督”3次,派驻机构开展“季监督”1次,围绕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8个。
坚持统筹协调,“联动式”监督增强合力。针对乡镇纪委(监察室)和派驻机构人员力量较少、监督执纪能力偏弱的问题,积极推行内设室联系指导乡镇纪委、派驻机构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室组”联动、“组组”协同监督机制,制定了《“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流程图》,实行专项监督内设室牵头负责、问题线索内设室牵头领办制度,充分发挥办案是最有力监督作用,对上级转办和乡镇纪委(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受理的问题线索,由联系室指派工作人员领办,全程跟踪指导,切实加强对派驻(出)机构监督和办案工作的指导,整合了工作力量,提升了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质效。
坚持紧盯重点,“专项式”监督解决问题。针对基层监督虚化弱化、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不强、监督治理效能不佳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庆城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工作办法(试行)》,创新专项监督模式,采取“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村级纪检监察联络员”的监督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纵横联动、全面覆盖”的一体化监督格局,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围绕巡视整改、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9次,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7条,下发督办通知11份,整改问题94个,完善制度6个。
坚持系统集成,“调度式”监督提升质效。针对日常监督不够聚焦,监督成效不够明显的问题,积极推行“周统计、月调度、季分析、半年小结、年底考评”五步工作法,对重点监督任务实行台账化管理、项目式推进、全周期督查,县纪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派驻机构日常监督情况汇报,班子成员深入乡镇督导调研“月监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有效促进了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同时,研究制定了《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监察室)业务核心指标考核办法》《庆城县乡镇纪委(监察室)日常监督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将日常监督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范畴,作为一项重点指标量化赋分,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有效提升了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监察室)日常监督工作水平。
坚持注重实效,“闭环式”管理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对于监督发现的问题,由党风政风监督室建立整改台账,向有关部门和单位下发督办通知,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跟进监督整改落实。同时,建立了《纪检监察工作专报》,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农业保险购买理赔情况、医药购销领域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题调研,形成工作专报,向市纪委监委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送,进一步靠实党委、政府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形成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闭环监督模式。
分享到: |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